索 引 號 | k12498411/2010-00490 | ||
發(fā)布機構 | 連云港市人民政府 | 發(fā)文日期 | 2010-05-12 |
標 題 |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(fā)連云港市貫徹沿海發(fā)展規(guī)劃交通建設三年實施方案的通知 | ||
文 號 | 連政辦發(fā)〔2010〕69號 | 主 題 詞 | |
內容概述 | 《連云港市貫徹沿海發(fā)展規(guī)劃交通建設三年實施方案》已經市政府同意,現印發(fā)給你們,請認真組織實施。 | ||
時 效 | 根據《連云港市人民政府關于宣布廢止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決定》(連政發(fā)〔2018〕11號),此文件已宣布失效。 | 文件下載 |
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(fā)連云港市貫徹沿海發(fā)展規(guī)劃交通建設三年實施方案的通知
各縣、區(qū)人民政府,市各委、辦、局,市各直屬單位:
《連云港市貫徹沿海發(fā)展規(guī)劃交通建設三年實施方案》已經市政府同意,現印發(fā)給你們,請認真組織實施。
二○一○年五月十二日
連云港市貫徹沿海發(fā)展規(guī)劃
交通建設三年實施方案
為深入貫徹落實《江蘇沿海地區(qū)發(fā)展規(guī)劃》,進一步加快交通建設步伐,特編制本實施方案(2010-2012年)。
一、發(fā)展現狀和存在問題
交通是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性、先導性產業(yè)。近年來,我市努力加快推進公路、鐵路、航道、內河港口、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,不斷提高交通運輸效率和服務水平,為全市經濟社會發(fā)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和保障。
(一)基本情況
1.公路。我市境內公路總里程10832公里,密度144.43公里/百平方公里。連云港至霍爾果斯、沈陽至???、長春至深圳三條國家高速公路在連云港交匯。高速公路通車里程286公里,密度達3.84公里/百平方公里。三條國道、八條省道穿越境內,國省干線公路通車里程563公里。
表1 連云港按行政等級分公路里程統(tǒng)計表 單位:公里
公路等級 市別 |
國道 |
省道 |
縣道 |
鄉(xiāng)道 |
專用 |
村道 |
合計 |
連云港 |
563 |
284 |
1969 |
3601 |
3 |
4411 |
10832 |
表2 連云港按技術等級分公路里程統(tǒng)計表 單位:公里
公路等級 市別 |
高速 |
一級 |
二級 |
三級 |
四級 |
等外 |
合計 |
連云港 |
286 |
201 |
1883 |
665 |
7602 |
195 |
10832 |
2.鐵路。我市境內鐵路全長99.3公里,沿線設有墟溝、連云港東、云臺山、鹽坨、新浦東、連云港、白塔埠、東??h8個車站,其中連云港東、墟溝、連云港、東??h4個車站開展客貨運業(yè)務(連云港站和連云港東站具備??縿榆嚱M條件)。2009年11月徐連鐵路電氣化改造竣工通車。
3.內河航道。我市境內現有定級航道84條,總里程1106公里,已基本形成以鹽河為主通道,通過灌河、淮河等河流至京杭大運河、長江等重要水系的航道體系,成為連云港綜合運輸網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表3 連云港內河航道基本情況 單位:公里
地區(qū) |
里程 |
等級航道 |
等外級 |
|||||||
小計 |
一級 |
二級 |
三級 |
四級 |
五級 |
六級 |
七級 |
|||
連云港 |
1106 |
446 |
-- |
-- |
30 |
115 |
107 |
156 |
37 |
660 |
4.內河港口。2009年底,我市擁有生產性泊位115個,其中500噸級以上泊位15個,貨物通過能力854萬噸。2009年,完成貨物吞吐量550.3萬噸。
5.航空。連云港白塔埠機場是1984年經國家批準的4D級軍民合用機場。機場跑道長2500米,可供波音767以下大中型客機起降,停機坪2.04萬平方米,可同時停放3架大型飛機。候機樓總建筑面積5500平方米,年旅客吞吐能力50萬人次?,F已開通至北京、上海、廣州等10多條航線,每周班期超過70次。國際候機廳正在加快建設,建成后將開通國際航班。2009年機場旅客吞吐總量達30萬人次,貨郵吞吐量2244噸。
表4 白塔埠機場航線航班情況 單位:班期/周
連云港 |
北京 |
上海 |
廣州 |
深圳 |
成都 |
大連 |
沈陽 |
寧波 |
桂林 |
武漢 |
長春 |
徐州 |
合計 |
班期 |
14 |
21 |
7 |
2 |
7 |
4 |
3 |
2 |
2 |
3 |
3 |
4 |
72 |
(二)存在問題
我市交通運輸雖然取得長足發(fā)展,但是從我市跨越發(fā)展及上升至國家戰(zhàn)略定位的要求來看,還存在許多不足和問題:
1.公路:一級以上高等級公路占公路總里程4.5%,二級公路占公路總里程17.38%,與全省一級以上占7.91%和二級占14.61%的平均水平相比,干線公路里程等級偏低。沿海地區(qū)公路網絡不夠健全,服務港口、產業(yè)的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。
2.鐵路:境內干線鐵路規(guī)模偏小,總里程僅99.3公里。鐵路運力嚴重不足,運量與運能之比大于1,飽和度達到1.14。鐵路網絡有待完善,缺少連接上海、青島等沿海中心城市的干線鐵路。現有港口支線僅連接了中心港區(qū),缺少聯系兩翼港區(qū)和近港產業(yè)區(qū)、物流園區(qū)的支線鐵路。
3.內河航道:航道等級總體水平較低,三、四級航道比例偏小,其中四級以上航道里程僅占航道總里程的13.11%。
4.內河港口:長期以來,內河港建設和發(fā)展基本處于自發(fā)狀態(tài),分布零散無序,集約化程度偏低,等級規(guī)模較小,設備工藝落后,整體服務水平不高。
5.航空:機場屬于軍民合用機場,民航空域資源緊缺。機場投入不足,規(guī)模較小,發(fā)展空間有限,難以適應民航長遠發(fā)展需求。空港未能實現開放,航線航班偏少,滿足不了開放型經濟發(fā)展的要求。
總體而言,我市交通狀況距離“我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”的目標定位還有較大差距,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服務水平亟待提高。
二、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
(一)指導思想
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(fā)展觀,牢固樹立“交通引導開發(fā)、服務發(fā)展大局”的理念,堅持服務港口、服務工業(yè)和服務民生的原則,全力加快沿海運輸大通道和區(qū)域交通體系建設步伐,實現與長三角、環(huán)渤海地區(qū)和陸橋沿線地區(qū)互通對接,著力提升綜合交通對沿海開發(fā)的支撐能力。
(二)主要目標
到2012年,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和能力進一步提升;綜合交通網骨架基本形成,干線鐵路、干線公路、內河干線航道里程大幅增加;網絡布局逐步完善,對港口、產業(yè)園區(qū)、城鎮(zhèn)覆蓋水平進一步提高;運輸結構不斷優(yōu)化,主要通道內鐵路運輸、水路運輸比重穩(wěn)步上升。
1.港口等重要樞紐集疏運服務能力大幅提高。港口集疏運體系趨于完善,實現連云港主港區(qū)有高速公路直接連通,徐圩港區(qū)有干線公路直接連接。
2.沿海鐵路干線規(guī)劃建設。開工建設連鹽鐵路、寧連城際鐵路和徐連客運專線。在建鐵路里程達到251.5公里,主體港區(qū)鐵路電氣化改造完成,鐵路支線延伸至贛榆港區(qū)和徐圩港區(qū)。
3.內河水運主通道基本貫通。整治三級內河航道88.1公里,其中建成72.4公里。以疏港航道、鹽河為首的水運主通道實現通達長江、連通京杭運河,千噸級船舶可以直達蘇南、上海。
4.高等級公路網絡全面覆蓋主要節(jié)點。高速公路里程達到361.6公里,基本實現縣級節(jié)點和重點港區(qū)有高速公路相連,沿海地區(qū)有一級以上公路連接,市到縣之間以一級以上公路連通。
5.航空服務能力全面提升。完成國際候機廳擴建和區(qū)域性大型機場選址工作,開通航線達到30條,機場年旅客吞吐能力達到130萬人次,實現空港一類口岸開放。
三、主要任務
(一)公路
到2012年,建成高速公路75.6公里,新改建干線公路390公里及城市快速道路22.79公里,新改建農村公路800公里、農村公路危橋300座。主要項目:
1.連臨高速公路,全長51.9公里,其中四車道高速公路15.9公里、六車道高速公路35.7公里。2010年底班莊互通以東段(約46公里)建成通車。
2.連云港東疏港高速公路,全長13公里,其中四車道高速公路2公里、六車道高速公路11公里,2010年底全線建成。
3.連云港北疏港高速公路,全長10.9公里,已于2009年底開工建設,2012年建成通車。
4.242省道青口至楊集段,全長89.2公里,一級公路標準,已于2007年開工建設,2011年完成路面一期工程,全線通車。
5.臨海高等級公路連云港段,全長111公里,一級公路標準,計劃2010年實現贛榆段港區(qū)10公里和204國道與242省道連接線13.7公里路基貫通,利用226省道、242省道及204國道的共線段,分段建成通車,整體2012年建成。
6.寧連高速與徐圩港區(qū)連接公路,全長31公里,一級公路標準,2009年已建成徐圩新區(qū)7公里,2012年全線建成。
7.226省道連云港段,全長51公里,一級公路標準,已于2008年開工建設,2013年建成通車。
8.236省道連云港段,全長120.4公里,一級公路標準,2010年開工建設,2013年建成通車。
9.204國道贛榆段,全長54.7公里,一級公路標準,已于2008年開工建設,2010年建成通車。
10.324省道灌云段,全長70.2公里,一級公路標準,已于2007年開工建設,2011年建成通車。
11.灌南新港大道(沿海高速-灌河大堤),全長24.9公里,一級公路標準,已于2008年開工建設,2011年建成通車。
12.310國道大酒壺至青湖段,全長32公里,一級公路標準,已于2008年開工建設,2011年建成通車。
13.連臨高速公路與242省道連接線,全長2.8公里,一級公路標準,已于2009年開工建設,2010年建成通車。
14.徐圩至仲集公路,全長34.5公里,一級公路標準,2011年開工,2013年建成通車。
15.灌南新港大道三期,全長23公里,一級公路標準,2010年開工,2013年建成通車。
16.徐圩港區(qū)至宿州高速公路(中通道),全長35公里。2010年開展前期研究,力爭納入下一輪全省高速公路網調整規(guī)劃。
17.徐圩至新浦公路,全長22.79公里,城市快速路標準,2010年開工建設,2011年建成通車。
18.徐圩新區(qū)港前大道,城市主干道標準,全長19.58公里, 已于2009年開工建設,2012年建成通車,力爭納入臨海高等級公路二期工程。
(二)鐵路
到2012年,開工建設鐵路正線176.7公里,同步建設鐵路支線及相關專用線。主要項目:
1.連鹽鐵路,我市境內正線129.1公里,支線83.5公里,雙線電氣化,設計時速200公里/小時。2010年開工建設,2014年建成。
2.寧連城際鐵路(連淮鐵路),我市境內全長47.6公里,雙線電氣化,設計時速200公里/小時,2011年開工建設,2014年建成。
3.隴??瓦\專線徐連段,我市境內全長70公里,雙線電氣化,設計時速300公里/小時。爭取列入國家“十二五”鐵路建設規(guī)劃,“十二五”期間建成。
4.金港灣國際物流園鐵路專用線,全長約25公里。2010年開工建設,2012年建成。
5.旗臺作業(yè)區(qū)25萬噸級礦石碼頭鐵路專用線,全長9公里。2010年開工,2011年建成。
6.旗臺作業(yè)區(qū)液體化工專業(yè)化泊位鐵路專用線,全長3公里。2012年開工建設,2012年底建成。
7.東聯東貨場鐵路裝卸線(鐵路裝卸線與25萬噸級礦石鐵路專用線接軌),全長1公里。2011年開工建設,2011年底建成。
8.廟嶺集裝箱中轉站鐵路專用線,全長1公里。2011年開工建設,2011年底建成。
9.大堤作業(yè)區(qū)鐵路專用線,新建正線全長10.2公里,下行疏解線2公里,建設工期18個月。建設時間視集裝箱運量發(fā)展情況確定。
(三)內河航道
到2012年,整治內河航道88.4公里,基本實現海河聯運。主要項目如下:
1.疏港航道,全長72.4公里,三級航道標準,已于2007年開工建設,2010年底建成通航。
2.鹽河整治工程,全長92公里,其中我市境內16公里,三級航道標準,已于2009年開工建設,“十二五”期間建成通航。
(四)內河港口
2012年,內河港口通過能力達2860萬噸。主要項目:
1.連云港區(qū)中云臺作業(yè)區(qū)碼頭一期工程(金港灣國際物流園區(qū)內河港一期工程),擬建1000噸級泊位26個、500噸級泊位9個及待泊區(qū)等相關配套設施,碼頭泊位占用岸線總長度3244米,年設計吞吐能力1716萬噸。已于2008年開工建設,2010年6個泊位建成投產。
2.連云港區(qū)中云臺作業(yè)區(qū)碼頭二期工程(金港灣國際物流園區(qū)內河港二期工程),擬建500噸級泊位5個及待泊區(qū)等相關配套設施,碼頭泊位占用岸線總長度279米,年設計通過能力250萬噸。2010年開工,2012年建成投產。
3.連云港區(qū)板橋作業(yè)區(qū)一期工程,擬建1000噸級泊位2-3個,年設計通過能力100萬噸,2011年開工,2013年建成投產。
(五)民航
2012年,連云港白塔埠機場年旅客吞吐能力達到130萬人次。主要項目:
1.連云港白塔埠機場改擴建工程,已于2009年開工建設,2010年完成航站樓國際廳擴建、停機坪新建等相關設施。
2.連云港大型機場選址工程,2010年完成大型機場選址報告,2011年開展大型機場前期可研,力爭2012年開工建設。
3.旅客服務中心和相關配套設施,面積12000平方米,2012年前完成規(guī)劃并爭取開工。
4.實現空港開放,開通國際航線。
四、保障機制與措施
(一)加強組織領導
市政府成立市沿海開發(fā)交通建設領導小組,由市政府領導牽頭,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,按照責任分工,加大組織協(xié)調力度,加強指導和監(jiān)督檢查,建立健全督查考核制度。領導小組下設督促考核組、地方矛盾協(xié)調組、工程建設管理組三個組??己硕酱俳M負責考核、督促實施方案的落實推進。地方矛盾協(xié)調組負責轄區(qū)內工程征地拆遷實施和地方矛盾協(xié)調。工程建設管理組負責工程具體建設實施、籌集地方配套資金。
(二)多渠道籌措資金
交通建設三年實施方案涉及項目多,資金投入大,據初步測算,共需資金288.56億元,其中省投入資金175.59 億元,地方政府配套資金 84.68億元,其他籌措資金28.29億元。為切實保障交通工程的順利實施,各地各部門進一步加大對交通建設的支持力度。認真研究上級關于加快江蘇沿海開發(fā)的扶持政策,積極爭取國家、省對我市交通建設的資金支持。創(chuàng)新機制,拓寬思路,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,通過注入土地資源、整合交通現有資產、增設一級公路收費站等方式,提高交通融資和擔保能力,促進交通事業(yè)持續(xù)健康發(fā)展。市財政每年適當安排資金,對交通貸款進行貼息補助,提高交通融資能力。
(三)加快前期工作
各縣區(qū)和市有關部門要依據《江蘇沿海地區(qū)發(fā)展規(guī)劃》及相關專項規(guī)劃,科學選擇發(fā)展方向、重點建設項目和優(yōu)先推進項目,并盡快分解到責任單位和具體責任人,抓緊開展項目前期各項工作,確保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落實到位。積極爭取國家、省有關部門支持,爭取臨海高等級公路等一批事關沿海開發(fā)的重點交通項目早日開工建設。按照節(jié)約、集約發(fā)展的方針,統(tǒng)籌項目安排,盡可能將公路、航道、水利和城鎮(zhèn)改造等項目有機銜接,重點協(xié)調航道、河道、水庫取土和公路、鐵路路基填筑,集約、節(jié)約、高效利用土地資源。
(四)嚴格督查考核
按照交通建設三年實施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,制定考核評價辦法,建立重點項目考核獎懲制度,實行嚴格的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,確保方案的貫徹落實。將交通建設三年實施方案作為市政府年度目標重要考核內容,納入全年目標考評體系進行管理。市沿海開發(fā)交通建設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,及時研究會辦交通建設中難題。市沿海開發(fā)交通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加大日常督查考核力度,定期督查方案目標任務完成情況。拓寬公眾參與渠道,鼓勵公眾參與和監(jiān)督方案的實施。推動企業(yè)、民間開展全方位、多層次的聯合協(xié)作,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方案實施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,適時組織開展對實施情況的評估,并根據評估結果動態(tài)修編方案,切實保障方案取得實實在在成效。
附件:1.連云港市交通重點建設項目(2010-2012年)資金需求測算表
2.連云港市交通重點建設項目(2010-2012年)一覽表
附件1
連云港市交通重點建設項目(2010-2012年)資金需求測算表
序號 |
項目 |
2010-2012年投資計劃(億元) |
總投入(億元) |
|||
小計 |
其中: |
|||||
省級以上投入 |
地方投入 |
其他投入 |
||||
1 |
公路項目 |
134.49 |
127.3 |
51.9 |
75.4 |
7.19 |
其中: |
高速公路項目 |
20.09 |
12.9 |
12.9 |
0 |
7.19 |
國省干線公路 |
100.7 |
100.7 |
35 |
65.7 |
||
農村公路項目 |
10 |
10 |
4 |
6 |
||
區(qū)域快速道路項目 |
3.7 |
- |
- |
- |
3.7 |
|
2 |
鐵路項目 |
126.97 |
121 |
113.74 |
7.26 |
5.97 |
3 |
航道船閘項目 |
9.6 |
9.6 |
9 |
0.6 |
|
4 |
內河港口項目 |
15 |
0.65 |
0.65 |
0 |
14.35 |
5 |
機場項目 |
2.5 |
1.1 |
0.3 |
1.42 |
0.78 |
合計 |
288.56 |
259.65 |
175.59 |
84.68 |
28.29 |